留住乡愁,保护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
发布时间:2015-12-17 作者:沙丽娜 浏览次数:
“乡愁,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血脉,也是历史村落的记忆。只有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才能以乡愁记忆凝聚人心,让文化遗产传承下去。”11月14日下午,由中南大学、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以传统乡村保护和发展为主题,围绕“乡村文化重构”和“乡村文化保护困境”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我校校长张尧学、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分别致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鲁生、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陈光金、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熊梅、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总规划师沈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曹昌智、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华东等专家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从乡村精英走出去到精英回归——传统乡村文化重构
传统乡村文化如何保护?面对乡村里成长起来的精英人才“走出去”又“走回来”的新态势,如何借势发展,延续历史传承,建设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更美丽乡村?专家们都有话说:
“文化不止是一幢建筑、一个物件,更多的是价值体系,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社会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互动当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在我看来,乡村文化重构是中国文化重构的重要部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陈光金这样评述。
“农村的传统文化由谁保护?理论上讲农民是保护的主体,没有农民就没有村落,就没有村落文化。但纯粹由农民保护,肯定也行不通。”提到乡村文化重构,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这就需要有文化的人——乡贤到乡村来,发掘乡村的价值。”
“重构传统乡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新乡贤。这些乡贤身上所散发出的文化道德的力量足以反哺乡村,起到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作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鲁生呼吁:“乡村培养了人才,送到城市,到他年长之后要回到乡村,我想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早晚有一天会实现的。”
从快速城镇化到留住乡愁——乡村文化保护困境
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不在于物理空间上的塑造,根本是对人的塑造。专家们在发言中指出,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部分地方的传统村落保护仍旧面临着三个问题:其一,农民与农村、农业正在剥离。“谁来种地?”成为新的农村农业问题。其二,土地污染严重。很多农村的土地,正在经历由“污染”走向“毒化”。部分村落的土壤,已经基本丧失生产能力。其三,“文化空心村”出现,许多传统村落原住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在发生急剧裂变,传统村落保护急功近利的做法,更是使得不少“文化遗产”正在变成“文化遗憾”。
“我们研究传统村落,就是要让传统村落活化。”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华东认为,“现阶段,国家级的传统村落数量跟熊猫数量差不多,只有两千多个,是十分稀缺的。我们需要把传统村落当成一个极其珍贵的基因库来看待,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既要保证人在村中,也要保证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村落同在,让‘活着的文化’保存得更好。”
作为本次研究论坛的主持人,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建议,要保护好传统村落,首先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包括村落自身的土质、水质等。保护好村落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持续健康的保护与发展,也有利于历史空间氛围的保护、农业及农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传统村落群集密布地区实行旅游扶贫战略,把旅游、扶贫和生态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让农民在乡村中留得住,干得好,过得幸福。
“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研究论坛”由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该中心研究人员曾用30余年的时间,走访我国4300多个传统村落,形成了大批富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的学术成果。论坛结束后,专家精彩观点将被编纂成集。
湖南省委宣传部巡视员李湘舟、湖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梁尔源、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宁艳芬、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陈远平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南大学师生代表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代表300余人参加研究论坛。